杏林生谈

师话实验 5

期次:第230期       查看:109


  “虫”新发现——换种角度看世界
      在微观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种生物,将其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另外一种生物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庇护,那么这种生物是什么?它就是寄生虫。在寄生虫课上,学生通过标本观察、自主实践,进一步了解这些微小而与人类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生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在寄生虫学教研室刘鉴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人体寄生虫学》的神奇世界。

      课堂之上——眼观手动领奥妙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分为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其实验课程以观察人体常见医学寄生虫的实体标本为主,结合观看与该寄生虫有关的教学录像,通过微观虫体形态到宏观的虫体生活环境、致病途径、实验标本制作方法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对人体寄生虫的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
  每次实验课前学生应该提前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带好实验教材和指导,以及绘图所需要的工具,规范着装后进入实验室,并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实验指导结合教材进行实验,合理分配时间观察标本,观察标本需认真仔细,按照不同教学目的达到掌握或者了解的要求。
  在实验课上,老师先对本堂课的实验目的和相关虫种的形态结构、致病特征进行简单讲解,在强调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之后,学生领取不同的寄生虫压片标本或切片标本,在显微镜下或者自然光下进行观察。从虫卵到幼虫再到成虫,从雌虫到雄虫,通过具体观察虫体的形态,加深巩固课本的理论知识。
  除了观察实验室已经准备好的标本成品之外,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中的“医学原虫学———阿米巴”则要求学生现场制片和观察。其使用到的阿米巴原液是源于90年代全国第一次人体寄生虫病普查时,我校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负责贵州地区的普查,在粪检时获得阿米巴,而使用到的原液是把病人的粪便沉淀后,残渣用10%福尔马林防腐处理后保存。要求学生实验课上标本现制的原因有二,一:力求模拟临床粪便检查,让学生了解临床实际应用情况。二:碘液染色查包囊时,碘液染色时间不宜过长,时间长了,染色过深,影响观察。此外,现制标本在实验课结束后放回玻片回收缸中,实验室有专人统一回收处理。而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也不会担心不慎碰到玻片液体而被感染,因为这些标本都已用福尔马林固定多年,失去了感染活性。
  在自己动手观察标本的同时,每堂课上老师还会给学生播放对应教学纪录片,据刘老师介绍到,观看寄生虫学教学片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感官的调动,让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将生活史、流行史等活化后,加深学习记忆。而我们上课所看的教学片,也有部分是由教研室和学校电化教学中心的教师主持拍摄的,比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其拍摄目的是用来教学,以及走访基层对相关寄生虫病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实验课的过程中,学生还需到示教室观看部分标本。自看标本和示教标本都是根据每次实验要求,对掌握或者了解的标本进行合理化分配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要让我们看示教标本呢?老师也给了回答。一:部分需要学生掌握但标本稀少,无法为实验室单独配一份的标本,二是这些虫体结构需要要求学生了解,但鉴于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掌握标本较多,课时有限,确保重点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设置部分需要了解的标本为示教标本。
  每次课程结束后,老师会要求绘画寄生虫的形态图,这是希望通过绘图让学生更加仔细观察标本的每一个细节,在观察多个标本,在对形态结构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选择接近典型形态的标本进行绘图。且生物绘图作为形态学科描述形态的基本环节,是每个医学本科生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课堂之外——以寄生虫学的角度看世界
      在实验室里,通常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安排同学们做需要动手的学习任务,他们很容易接受,但是要他们“单单纯纯”的看标本,大多数人就会如坐针毡、百无聊赖。
  通过现象看本质,可以看到同学们无法静下心来,这恰恰也是医生的大忌。各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而寄生虫学的实验部分,学生感受到的主要是以显微镜为工具观察标本形态,这样安排的目的除了目前寄生虫病的诊断仍以病原学诊断为确诊依据这一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让大家学会“平心静气”。当老师说:“要用心看标本”。你理解的可能就是要认真看,但老师可能就是希望你用“心”去看。
  如果想要熟练掌握这门课程,不但要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还掌握这门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
  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同属于病原,都属于病源生物学范畴。比如说同样是肝脏的疾病,各个学科都是从自身的角度看待,寄生虫和微生物关注的是引起肝脏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关注的是疾病的病变改变,以此类推,他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去说清楚这个疾病。而《人体寄生虫学》却有很强的综合性,其中包含了病理、免疫、病理生理学、诊断等诸多学科的内容,所以也是桥梁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把其他学科相关内容拿来一起学习。《人体寄生虫学》是以人之外的生物(寄生虫)为直接关注对象,以此为桥梁来关注人的问题的课程之一。从思考的层面来说,需要跳出来看问题,而不是直接看问题,这本身就是非常独特的视角,寄生虫学教会你的绝不仅仅是寄生虫本身,而是一种思考方式。
      寄生虫学——传统与创新并进
      在1938年建校时,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即已成立,主要负责我校基础医学课程———《人体寄生虫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学校逐步对各个相关学科的实验资源进行整合,因此又逐步开设了多媒体实验室以及感染与免疫学实验室。
  寄生虫实验课上使用到的观察玻片,大都是从老一辈教师手中传下来的,每次使用会给学生强调要精心呵护。为能维持实验室寄生虫标本的使用数量,每隔一段时间,老教师就会带着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一起做标本,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那些标本也就传了一代又一代。当我们去实验室观察标本时,大多数标本比我们的年龄还要大很多,拿着这样“年长”的标本,在感叹寄生虫奇妙构造的同时,也因标本所蕴含的故事而倍增使命感和责任感。
  而实验课上的寄生虫学教学片是老一代的教师深入这些寄生虫病的流行区、走访当地群众和医院、记录当地寄生虫病的真实情况、结合教学需求和卫生宣传集合而成。这系列寄生虫学教学片的成功录制对于贵医寄生虫学教研室在全国寄生虫学界的影响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也是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成功案例,因为贵医地处西南边陲能依托教学录像这个媒体,传播给其他兄弟院校,拓展了贵医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而且在某绦虫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蹭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保持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将书面知识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增强寄生虫学科的生命力和理论指导性。
  在谈及在寄生虫学的教学和科研感受时,刘鉴老师说道:传承、life2cycle(生活史)、视角。这是他在授课过程中的体会之一。其中让老师感触特别深的就是寄生虫的生活史,因为记住life2cycle可能比记住中文更能打开人的思路,寄生虫学提供了学会从生活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的可能,比如说:我们可以把包括形态在内的诸如疾病、诊断、流行防治等内容都可以看成是对生活史信息不同角度的提取和再整合,也可以尝试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走进寄生虫的生活史。
  “用寄生虫学思维方式解读当下一些医学以外的概念和问题。或许有与众不同的惊喜在等着你。”
(本报记者 郭楚娴 康太艳)